综合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时讯/ 正文

今日最新消息更新报道专家对公摊面积的态度 公摊面积为何备受关注

今天在网上专家对公摊面积的态度 公摊面积为何备受关注的热度相当的高,目前大家基本都在关注专家对公摊面积的态度 公摊面积为何备受关注的消息,很多人都想知道具体的是怎么回事,那么小编就去收集了一些关于专家对公摊面积的态度 公摊面积为何备受关注的相关消息来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具体的情况。

一、专家对公摊面积的态度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关于公摊面积,其实市场上有很多误区,他认为公摊面积不能取消,争议点应该是公摊是不是揉到房价里面,按照建筑面积计费。“从使用上来看,像电梯、楼道等这一部分公摊在整个建筑的计价里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说这部分计价是不是要按照建筑面积、套内面积来体现。就跟买核桃一样,是买核桃仁还是买带皮的核桃?这个方式不一样。”

张大伟认为,现在的问题是部分开发商在期房预销售时,把样板间的面积设置过大,让购房者觉得自己将来买到的房子面积就是如此,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因此,公摊部分一定要公开透明,在卖房的时候就让消费者明晰。“很多城市有成文的、很成熟的经验,规定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和样板间必须设置为1:1,并保留开发商建设的样板房到交房之后三个月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的宋向清看来,解决公摊面积的问题,在规划设计及报批阶段,就应对公共服务为主的公摊占用做出合理的规划指标限定,并对一些明显超出常规的“高公摊”现象进行严管。“最终商品房相关的分摊规则还是要调整。取消公摊面积、采用公摊成本代替公摊面积,让老百姓买多少平方米,住的就是多少平方米。但实际上,业主也公摊了公共空间的费用,只是说价格提升了。而这个价格提升是制度和规则改变而造成的,不是市场上的投资、投机行为引起的。”

二、公摊面积为何备受关注

公摊面积如此受关注,是因为我国2001年6月起施行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对此解释:“商品房不仅仅是业主拿到的居住的套房,还需要建设为业主居家所配套的楼道、电梯、大堂等。这些是为所有业主服务的公共空间,它们的建设费用应该由业主来分摊。”

此前,在山东青岛有购房人收房时,发现自己所购买的房屋公摊面积达到了房屋总面积的46%以上。

购房业主1:房产证面积是1235平方米,套内面积不到70平方米,主卧11平方米,但是双人床、床头柜、衣柜放不开,次卧8平方米。

购房业主2: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是525平方米,次卧的使用面积是6平方米多一点。

宋向清认为,公摊面积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这一部分的费用业主承担得是否明明白白、合情合理。“比方说本来是内部经营的场所,如地下车库、小超市,(开发商)把它也作为公共空间去公摊,那么经营收益应该分给业主,又不分给业主,又形成了收益。还让业主承担这一部分公摊面积(的费用),显然业主是无法接受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刘社也表示,开发商在售房时采用建筑面积计算价格有其他的考虑。“比如一套房总价130万元,原来按100平方米来算,那就是一平方米13000元;现在要按70平方米来算,就将近2万元一平方米,单价就上去了。所以,第一可以让消费者感觉每平方米不是太贵,这是心理作用;第二,开发商也可能把一些不该公摊的算到公摊面积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